《讓幸福流進來的賺錢框架》讀後感,付出讓賺錢變得有意義

最後更新時間 31 10 月, 2022 by Mr. Curiosity

《讓幸福流進來的賺錢框架》讀後感,付出讓賺錢變得有意義

✉  訂閱《 我很好奇!》電子報:固定於每週二中午寄出,除了獲取我最新的文章外,也會跟大家分享不錯的文章和推薦的 Podcast 或影片,讓我們一起成長吧!

❤️ 推薦你閱讀的文章:My Favorite Contents

⭐ 關注《好奇先生》: Facebook | Instagram | Portaly

❓ 如果你想問我問題,歡迎直接寫信到 gomrcuriosity@gmail.com 問我哦!


說到賺錢,很多人會以為:「錢賺得越多,帶來的快樂感就越高。」,不過這句話其實只能算對一半而已。

金錢確實能讓你快樂,但不會隨著錢賺得越多而變得更快樂,反而會有一個臨界點,也就是「收入飽和點(Income Satriation)」,因此你賺到的錢超過臨界點時,賺再多的錢也不會為你帶來更多的快樂。

註:
書中提到各方研究結果雖不盡相同,但通常將飽和點設定在年收入略低於十萬美元,不過每個國家的收入、物價大不相同,所以對於身為非美國人的我們而言,這個數字會有很大的不同。

所以如果你想要賺得更多錢,同時也想要獲得更大的快樂及滿足,或許這本《讓幸福流進來的賺錢框架》的書可以解決你的問題。

作者是誰?

這本書的作者是德瑞克.金尼,他目前是「好錢框架」(Good Money Framework)的執行長,也是 Podcast 節目《好錢》(Good Money)的主持人,目前該節目在 Apple Podcasts 的平均評分為 5.0 顆星(目前共有 1.5k 的人評分),頗受受聽眾的喜愛。

這本書在說什麼?

回到開頭提到「如果你想要賺得更多錢,同時也想獲得更大的快樂」的問題上,我們究竟要做什麼事,才可以突破收入飽和點限制吧?

賺更多錢,且持續獲得快樂的秘密

其實這個答案很簡單,只要將賺錢和付出這 2 個不相關的東西結合在一起就可以了。

也是從原本「努力賺更多錢」的觀念,修正為「我想要付出更多,所以必須賺更多錢。」。

會這麼說是因為當你付出時會刺激催產素的分泌,而催產素是一種荷爾蒙,能引發溫暖、狂喜與被人了解的感覺

註:
看到催產素,我一直以為只有女性會分泌這個激素,但其實不分男女大家都會分泌催產素。

根據克萊蒙研究大學神經經濟學研究中心的保羅.賴克(Paul Zak)等人的研究發現,注射催產素可以讓人們變得更樂於付出,也對他人更有同理心。

這也說明了催產素的分泌和付出的行為是息息相關的,只要透過付出和催產素的分泌,我們才有可能在賺更多錢時,持續獲得快樂。

透過這樣的正向循環,你也可能會為了想要付出更多,而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本業收入,或增加另一條收入來源,甚至是找回對生活的熱情,來達成付出更多的目標。

付出也能幫你賺更多?

假如你自己有在做生意,那麼你一定瞭解,別人對你的觀感的好壞,會決定你生意的好壞。

但如果你將付出和你的生意做結合會發生什麼事呢?作者舉了他自己的經驗為例。

在作者自己建立理財顧問公司後,就會定期將部分利潤用來支持教育和造福當地社區的慈善事業。

結果在他的職業生涯中,有很多客戶或潛在客戶會對他說:「我們找上你,是因為在報紙上看到你為學生頒獎的照片。」或者說:「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你接受有關投資建議的採訪,並聽說你也會對社區付出貢獻」。

透過這樣定期的付出,別人會認為你是可以信任的人,而想跟你合作,同時他們也會覺得自己的消費也會被投入在慈善事業而感到滿意,進而吸引到更多客戶。

再以 1 個情境做舉例好了,假如你想買廚具但不知道要選哪個品牌才好,其中 1 個品牌的銷售人員只說他們家的產品有多好;另 1 個品牌的銷售人員除了說明自家產品的優勢之外,也說明了在落後國家有很多人會有營養不良的問題,如果你購買我們家的產品時,有部分的收益會用來解決他們營養不良的問題。

這時你會選擇哪 1 家品牌的產品呢?相信大部分的人會選擇第 2 家品牌,因為這種消費行為除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外,同時讓我們有幫助到其他人的感受。

薪水不多也可以開始付出

很多人常常會在心裡想:「如果以後有錢再開始付出」,或是在去世之後,才將財產捐給需要幫助的人。

雖然這樣也很棒,但這些錢必須要等到 10 年後、20 年後、甚至是更久之後,才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。

不過如果你是現在開始付出,即使捐贈的金額不多,但至少這筆錢現在就能發揮效用,讓接受幫助的人的人生從現在就開始改變。

所以作者認為即使你現在薪水不多,也可以從你收入的 1% 開始捐贈,之後隨著自己的薪水變多、儲蓄的增加,每年再加以調整增加捐款的金額

另外,你所付出的對象可以選擇的不只是慈善機構而已,身旁的親朋好友也都可以是付出的對象

像作者在年底都會召開一次家庭會議,要求孩子們設定來年的目標,然後在目標設定完成時再詢問孩子們:「他能做些什麼,來幫助你達成對你而言最重要的目標。」;或是在朋友的某個計畫缺一筆資金時,以匿名的方式捐款都可以算在付出的範圍內。

這本書適合誰?

1. 薪水不多但想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

很多人都會有助人的念頭,但我們常常會以「假如…我就會…」這個句型造樣造句,假如我賺很多錢,我就會開始幫助人;假如我有能力,我就會造福社會…等。

但你沒有賺到很多錢、沒有能力的話,就沒辦法對社會有所貢獻了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

因此如果你也有助人的念頭,但常常以「假如…我就會…」這個句型造樣造句,看完這本書會改變你的想法,現在就開始付出。

2. 理財小白

這本書除了講「賺錢付出」的觀念外,也提到很多關於錢和理財的觀念,如果你是理財小白的人,這本書相當適合你。

像在書中就提到了 7 個步驟讓你賺更多好錢、7 個避免退休計畫失敗的重要知識、5 個阻礙成長的錯誤金錢觀等觀念,這些內容對於初學者都很有用。

不過如果你對於錢和理財有一定的觀念的話,我覺得這本書就不太適合你。

像我在其他的書和線上課程也有看過類似的概念,所以在閱讀的時候,是以略讀的方式翻過一遍,只有在捐錢的篇章內,才以正常的閱讀速度在閱讀。

個人感想

對於這本書傳達的「將賺錢和付出」結合的概念,我原本是抱著懷疑的態度,但後來想到我從生活中曾看到及聽到的 2 個生活中真實的例子,才真正的相信這個道理。

例子 1:《閱讀前哨站》的瓦基

我在很久之前就時不時會到《閱讀前哨站》看瓦基的文章,但某次就看到他的網站有一個公益計畫。

計劃的辦法是透過《閱讀前哨站》的連結轉介到博客來買書,獲得的回饋金每季就會一次金額線上捐款給家扶清寒獎助學金。

當時看到這個計畫其實不是很能理解為什麼瓦基要這麼做,但看完這本書後,就能理解他的操作了。

他將自己的工作跟付出做結合,讓這份工作變得更有意義,同時也讓他的讀者願意透過他的連結購買書籍,一起幫助家扶的弱勢家庭。

另外他也會把每季捐了多少錢,做成 1 張圖表,讓讀者可以參與到總共貢獻了多少錢幫助這些弱家庭,並提升大家對他的信任。

連結:閱讀前哨站的公益計劃

例子 2 :作家黃大米

前一陣子在收聽《粉紅地獄辛辣麵》的 Pocast 節目,在第 2 季第 41 集採訪黃大米時,也聽到類似將賺錢和付出結合的例子。

在節目中大米曾經分享她本身很有偏財運,只要統一發票開獎就很容易中獎。

有次她跟菩薩說,為了感謝菩薩對她的照顧,她之後只要中獎就會將錢捐給需要幫助的人,說來也神奇,自從她這麼說之後,她中的金額越來越高。

也是因為這次的事件,在她開始經營自媒體後,也會把部分獲利捐給慈善單位,更厲害的是她在去年有開收據的捐款,竟然高達 200 多萬。

我覺得她在節目中的分享,也完全符合本書將賺錢和付出相結合的概念。

連結:粉紅地獄辛辣麵 S2EP41. 最誠實的暢銷作家|黃大米 (可以從 37 分 10 秒開始收聽,文中的故事分享)

也是因為這 2 個例子,讓我開始相信除了賺錢之外,付出的重要性。

雖然我在開始工作後,每個月都有轉孝親費給父母或是幫助自己的家人,但在看完這本書後,我之後也會每個月定期撥出一部分的薪水捐給需要幫助的人。

寫在最後

整體而言,我覺得這本書跟其他比較艱澀的理財書相比,讀起來還蠻輕鬆的,而且每一個篇章的頁數也不會太多,相當適合在下班後比較沒精力時閱讀。

最後也感謝樂金文化的贈書,讓我瞭解「除了賺錢之外,付出的重要性!

好啦!這篇文章就到這邊結束了,我們下篇文章見,じゃあね!

延伸閱讀

《看不見的影響力》讀後心得,你的行為常受到社會影響左右

《股神思維》讀後心得:投資股票從學習投資思維開始

《成功,從聚焦一件事開始》心得:來看看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訣吧!

Mr. Curiosity
Mr. Curiosity

希望自己保有好奇心而取名為好奇先生。
主要分享讓生活變得更好的生產力軟體、自我成長、閱讀心得及線上課後心得。
期望能透過文字幫助你提升生產力,並推薦好產品來讓你少踩點雷。

文章: 189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0
Would love your thoughts, please comment.x
()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