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台大生跳樓事件推測,為何優秀的他們要選擇跳樓?

最後更新時間 4 9 月, 2022 by Mr. Curiosity

從台大生跳樓事件推測,為何優秀的他們要選擇跳樓?

✉  訂閱《 我很好奇!》電子報:固定於每週二中午寄出,除了獲取我最新的文章外,也會跟大家分享不錯的文章和推薦的 Podcast 或影片,讓我們一起成長吧!

❤️ 推薦你閱讀的文章:My Favorite Contents

⭐ 關注《好奇先生》: Facebook | Instagram | Portaly

❓ 如果你想問我問題,歡迎直接寫信到 gomrcuriosity@gmail.com 問我哦!


2020 年 11 月對於台灣大學而言是個相當不平靜的一個月,因為在短短的 5 天內發生了 3 起自殺案,為了避免再次傳出憾事,臺大學生自發性舉辦「Free Hugs 活動」,希望藉由擁抱向校內同學傳遞正能量和溫暖,此外社會大眾也對於「自殺」這個議題,特別是「台大生跳樓的原因」這件事有很多熱烈的討論。

課業壓力大?抗壓性低?

有一派人認為台大生在求學路上都很順利,從國小、國中、高中一路以來都是學校佼佼者,但在進入台大後因為是和全台各個高中前幾名的同儕競爭,再加上前幾名的位置就幾個而已,不可能每個人都是前幾名,當看到自己讀書讀得要死要活,成績卻沒有得到回報,結果別人輕鬆讀輕鬆考,還拿到書卷獎,長期下來自信心喪失、壓力過大就自殺了。

除此之外,更有人對於台大生跳樓這件事給予批評,認為頂大生未來也是職場上最閃亮的一群人,本來就應該承受更大的壓力,再加上未來也會發生更多大大小小的挫折,在學生這個最幸福的時期就自殺,抗壓性真的很低。

但真的是這樣嗎?我並不這麼認為!

我覺得台大生自殺,課業壓力只是其中一個因素,雖然台大生的課業壓力與其它大學相比比例可能大一些,但任何事情都可能成為壓力,再加上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,當遇到困難時能夠承受的壓力也不同,而這跟是不是台大生兩者是不相關的,利用抗壓性不足和課業壓力來解釋台大生自殺的原因是不合理的。

更何況發生這樣的事件,也不是大家樂見的,因此在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溫暖不是批評,如果剛好有其他傍偟無助的人看見,一點溫暖的訊息可能拯救一條寶貴的生命,反之批評的字眼也可能導致一條寶貴的生命隕落,所以希望大家在留言上能夠更深思熟慮一點,畢竟這世上不缺批評的人,缺的是更多給予溫暖的人

壓力是許多不同事情累積的

不過也有一派人認為,自殺的人所累積的壓力,是由許許多多不同的事情所累積而成,當壓力到達緊繃的地步,如果再遇上帶給他壓力的事件,就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

我覺得這種說法跟我近期很喜歡的動漫「在地下城尋求邂逅是否搞錯了什麼」有一幕主角的朋友對主角說的一句話相當類似,她對主角說「地下城是很奸詐的,每件微不足道的小事,不斷累積起來,就會變成難以承受的重擔,然後趁人陣腳不隱的時候攻擊比擊潰一座沙城更容易,要重振旗鼓也需要時間,看到獵物呼吸急促,痛苦喘急衰弱至極的時候,地下城就會趁時機成熟,凶猛攻擊。」

什麼是地下城:

在這部動漫裡地下城內充滿了怪物,且越下層怪物的等級也越高,越難攻略。

要譬喻的話,地下城其實就跟我們的人生一樣,在人生順利時,我們當然能不斷的向前推進,但在低潮時,除了主要的困境之外,只要再遇到接腫而來微不足道的衰事,像是出門錢包忘了拿、走路差點滑倒、水突然打翻等,全部都會放大來看,進而讓我們走進死胡同、胡思亂想,進而可能做出傻事。

回想自己在求職的低潮期真的就是如此,當你不管多麼努力,在面試時和面試官表現得有多好,最終錄取的永遠不會是你,雖然找不到工作真的很痛苦,但在生活上遇到的衰事確實會放大自己的低潮。

在那段期間我雖然常常放聲大哭,但好在我也是個很會正向思考的人,再加上尋求家人及專家的幫助,以及心理的慰藉,像是和神明說說話,都讓我好受一些,也會有面對挫折的力量。

延伸閱讀:畢業即失業?那段待業8個月教會我的事

親友的期望及社群媒體帶來的壓力

我覺得自殺的人除了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外,親友的期望以及社群媒體也是壓力的來源。

對於台大生而言,可能身上都帶著親友們不小的期望,親友會希望我們應該進入哪個科系未來比較好找工作、希望我們應該要雙主修才能提升競爭力、希望我們應該好好讀書不要被其它東西吸引,但那麼多的期望不一定能做到,如果能做到或許壓力還不會那麼大,但如果做不到可能會為了滿足親友的期望而更努力,長期下來就變成極大的壓力,如果又不懂得紓壓就容易被壓力打垮。

不過對於時下的年輕人而言,社群媒體比親友的期望帶來的壓力更多,因為現今社群媒體相當的方便,只要透過它就可以看到自己朋友的動態,你可以看到誰進到厲害的實習公司、誰要準備去國外交換、誰又要出國到哪邊玩了……,相較之下自己好像沒有可以用來說嘴的東西,所以有時看著朋友的最新動態,不知不覺也帶給自己不小的壓力。

在《20 世代,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…》一書寫道,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信念就是要發揮自己的潛能,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必須先認清自己的才能和限制,才能懂得將它應用在現實中,但我們可能因為父母告訴我們應該變成什麼人,又或許社群媒體看到別人的亮麗面,便以為 20 幾歲的人生就應該比實際上更好,而這種現象就是發展理論學家凱倫.荷妮(Haren Horney)提出的追求榮耀(Search for glory),即我們對理想的了解比對真實的自己來得更多

所以我們很容易看到朋友進到厲害的實習公司,就認為自己也「應該」進入厲害的實習公司;知道工程師薪水很多,就認為自己「應該」要成為一個工程師,而這麼多的「應該」只會讓我們忽略自己的能力和特質,並帶給我們諸多的壓力,這樣一來人生怎麼會如意呢?

專注於自己吧!

孟德斯鳩曾說過:

若我們只是想快樂,那麼很容易達成。然而,如果我們想比別人更快樂,那幾乎是不可能的;因為我們總是把別人想像得比他們實際狀況快樂。

所以為了擺脫這樣的困境,建議大家可以把焦點專注於自己,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進步就好了,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寫日記記錄下來,像我自己在低潮時會把事情寫在日記內,有時也會和日記做對話,當低潮過了之後回首日記上的內容你會發現自己成長了很多。(但我不會強制每天都會寫日記,只會在發生特別難過或有想法時才會寫日記。)

另外我也特別推薦低潮時,不要打開社群媒體,因為一打開社群媒體看到身邊的朋友都過得很好,只有自己過得不好時,很容易會有負面情緒佔據自己的腦中,此外也會沒辦法把焦點專注於自己,也很容易會有凱倫.荷妮(Haren Horney)提出的追求榮耀(Search for glory)的情形發生哦!不過有一點例外的是,如果你打開社群媒體是想要尋求朋友的協助時,那就不在限制內。

最後,祝福看到這邊的讀者都能過得順利,就算發生低潮時,也能把焦點專注於自己,並試試看寫日記和不要打開社群媒體這兩個方法,或許可以在低潮期幫助你哦!

(Photo by Mohamed Nohassi on Unsplash)

Mr. Curiosity
Mr. Curiosity

希望自己保有好奇心而取名為好奇先生。
主要分享讓生活變得更好的生產力軟體、自我成長、閱讀心得及線上課後心得。
期望能透過文字幫助你提升生產力,並推薦好產品來讓你少踩點雷。

文章: 188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0
Would love your thoughts, please comment.x
()
x